欧阳的父母都是生意人,整日忙碌。对于独生子欧阳,他们实在顾不上,只能以满足他物质上的需求表示对其疼爱。年少的欧阳衣食无忧、活泼好动,对紧张枯燥的学习没有多大兴趣,高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。他经常和社会上的朋友一起吃饭、逛街、泡吧。
2008年6月,欧阳到一个朋友家玩,看到朋友正拿着一个透明的玻璃壶“抽烟”,他感到很新奇。朋友告诉他这是在“溜冰”,很时尚的一种玩意儿,让他尝试一下。朋友的撺掇和自己的好奇心驱使,欧阳迈出了危险的第一步。
“我朋友说‘冰’和其他毒品不一样,不会上瘾,有提神功效。”第一次尝试后,欧阳感觉身体似乎没有什么明显不适,觉得完全可以控制住自己,于是便经常到朋友那里吸上几口。那一年他23岁。后来,他的朋友,朋友的朋友,陆续加入到“溜冰”的行列,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小圈子。欧阳已经欲罢不能,沉迷其中了。
“每次‘溜冰’后,我都特别兴奋,头脑变得特别清醒,思维也十分活跃,有时还会产生幻觉,能见到平时想看而看不到的东西,话也会特别多。”欧阳说,“溜冰”后他和朋友常常彻夜聊天,然后一起寻求刺激和满足,人的精神头儿特别足,两三天不吃不喝不睡也不觉得疲劳和饥饿。从此,在家只要稍有空闲,他就不由自主满脑子想“冰”,想到嘴巴含吸管咕噜咕噜的声音,想到“冰壶”和嘴里那股浓浓的烟雾,想那吸食后懒洋洋的感觉,恨不得马上就吸上几口。
每次“溜冰”都得200至500元的花费,这是个不小的数目。中毒不是太深的欧阳两三天就要吸食一次,于是他便隔三岔五编谎话向父母要钱。父母整日忙于生意,对儿子经济上的要求从不多问,每次都给予满足。有了钱,欧阳和朋友们秘密聚会,互相请客,在酒吧里通宵狂欢,过着醉生梦死般的生活。2009年5月的一天,欧阳和几个朋友在家里一起“溜冰”被警察查获,随后他被送到强制戒毒所开始为期半年的戒毒。
欧阳告诉我们,“溜冰”次数多了,他才知道了“冰”的危害。有一次,一个朋友“溜大”了(吸毒过量),像神经错乱一样人都变了形,趴在地上不停地找“冰”,把烟灰也当成了“冰”,整整折腾了一宿。“每次‘溜冰’前我什么也干不下去,不愿意和别人接触,有时会莫名地抑郁和焦虑,经常跟父母乱发脾气。满脑子想的都是那白色玩意儿。”
“从我自身体验和身边看到、听到的来看,冰毒真正成瘾后的心瘾,远远大于海洛因类毒品,”欧阳说,“其实,每个吸毒人都曾想过戒毒,但很难。吸毒圈内好像有这么个规矩,从戒毒所出去后,都要再吸一口 ‘还愿’。憋闷了那么长时间,只要有机会和条件,复吸很容易。”
欧阳感叹地说,人一旦进入这个“冰圈儿”,想退出就难了,仿佛进入一个不被社会接纳的冰层,知道的人都和他们保持一定距离,甚至躲着他们,转来转去,就又自觉不自觉地回到这个圈子里来。
后来欧阳还是把毒瘾戒了,父亲给欧阳下了最后通牒,不把毒瘾戒了,就断绝父子关系。欧阳自己也已经厌倦了这种吸毒的生活,成天无所事事,脑子里每天装的都是些乱起八糟的事,空虚,抑郁,烦躁。父亲的朋友带欧阳到湖南康达戒毒中心。医院的王教授接待了他。
通过跟欧阳的沟通交流,王教授会诊后认为:欧阳是因为长期或大量吸食甲基苯丙胺(冰毒),造成大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聚积,而形成的精神障碍,治疗须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减少大脑内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活性物质,抑制大脑皮层的亢奋,恢复中枢神经的正常活动。
入院后医院立即给欧阳进行治疗,给予中药修复大脑神经细胞,心理治疗、行为矫正和长效防复吸治疗提前介入后患者恢复正常。整个治疗过程采用辩证施治、对症治疗,对身体快速修复起到明显效果,患者精神、行为、思维正常,饮食及大小便正常。
在住院治疗的后段时间,康达及时加入心理干预治疗。心理咨询医生根据欧阳具体情况制定心理治疗方案,通过运用认知治疗、行为训练、大脑功能调节、家庭治疗等治疗技术,对患者心理障碍、性格障碍等问题进行系统干预,对患者的心瘾进行全方位矫正治疗,形成患者、医师、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治疗体系。
现在欧阳已经出院有半年的时间了,恢复的相当好。现在跟着父亲学做生意,生活过得非常充实,现在他也能独当一面了,父母年纪大了,想让他们能过得轻松点。我会不断努力,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奋斗。
海洛因可严重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,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、精神失常,损害心脏、肾和肝,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。...
冰毒改变了人的性格,特别是长时间的使用毒品,人的情绪极其不稳定,容易冲动,狂暴,杀人放火什么事都敢做;但毒瘾过...
郭副局长关切询问了解医院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,对于医院严谨、细致的办院风格,及医院治疗的高标准、高要求给予了肯定...
这已经是三次复吸了,到底要怎么你才肯戒毒啊。刘某的母亲对儿子大吼道。儿子刘某只是蜷缩在沙发上并不说话。 尽管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