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戒毒知识 > 禁毒观点

吸毒者的这些行为,千万小心诈病、伪病可能!

  • 作者:羿思月
  • 时间:2019-09-02 11:38
  • 标签:

随着合成毒品滥用人群的不断增多,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人群也逐步增多,伴随而来的伪病、诈病人数也明显增加。

伪装精神病行为存在鉴别难度大、自伤自残风险高、处理时间长的特点,是有可能在戒毒人员身上发生的,也是值得注意防备的。

什么是诈病、伪病

timg (1).jpg

诈病、伪病往往是成瘾人员故意模拟、夸大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的症状,从而达到逃避正常戒毒治疗的目的。而因为吸食毒品之后的症状也和精神症状高度重合,这就需要仔细的观察与辨认了,我们需要了解伪病者伪装成精神病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辨识。

伪装精神病的特点

timg (4).jpg

伪装成精神病,一般都有各自的目的和企图,尤其是对于吸毒者而言,总体目的都是为了逃避戒毒。

在滥用合成毒品的人员中,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会高于一般人群,对于一些有过亲身患病或有明确模拟对象的患者模仿起来更加相似。他们经常模仿表现痴呆、木僵、缄默、兴奋躁动、妄想、幻觉等症状,而这些症状又和吸毒后出现的精神症状大幅度重合,很难分辨。

1.症状具有变化性。

症状的发生与消失和其所处的环境明显相关,在没有他人关注的情况下,精神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。

2.症状具有明显的夸张性。

有的会采取绝食或异常饮食行为等吸引他人的注意,吸引医生、护士、家人的注意。

3.不符合精神疾病的发生规律。

患者自身所说的一些症状可能和神经系统症状存在明显矛盾,且表现也与通常的精神症状截然不同。

4.主观强调自己有病。

可以清晰的回忆自己的精神疾病就诊史或家族史,提供的精神疾病证明存在明显的伪造或矛盾。

5.对特定人群的敏感性。

在特定的人症状表现明显,比如医生面前。

识别伪装的要素

timg (3).jpg

从观察患者的行为中,能够发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常;听患者说过的一些话,判断患者的思维和意识状况;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变化时刻把握;仔细了解患者个人家族精神病史;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。

识别这些伪装

1567404759323900.jpg

1.言语诱导

吸毒者可能经常讲述有人会在背后暗杀他,惶恐度日,大多数戒毒人员对于其表演的精神症状一知半解,受到他人的言语影响,很容易出现前后矛盾的症状,露出破绽。

2.声东击西

患者对其表演有一定的既往发作经验,比如某种疼痛,但没有实际经验。

3.欲擒故纵

戒毒人员表现为行为异常同时缄默不语,但一旦知道能够有转机(不戒毒)就主动开始配合,言语情况明显恢复,思维清晰。

如果我们实在无法辨识是否是伪病行为,还可以运用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方式辨别。

识别伪装之后要怎么办

1567404624132748.jpg

应当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脱毒治疗和躯体疾病治疗,在实际中,还应当配合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,对于伪病患者进行教育,端正其戒毒动机。在这个期间,应当尊重伪装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格,最好不要过于在公开场合公开其伪装精神疾病的行为,否则可能令其受到其他人的异样眼光,甚至可能恼羞成怒最终铤而走险、破罐子破摔。

医务人员或者家属应当在掌握伪装精神疾病充分证据之后,选择适当时机和患者进行交流,对其进行劝导,劝其不要再继续伪装。劝导方式一定要十分注意,使用威胁、恐吓态度是不可取的,吸毒人员本身比较敏感,应当充分运用管理、教育、心理、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认识错误,促使其早日转变,最好是由专业的心理医师来进行开导,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。

(资料参考:《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》2018年第24卷第1期)


原标题:吸毒者的这些行为,千万小心诈病、伪病可能!

作者:康达君|羿思月

编辑:羿思月



何伯玲特聘专家

心理问题、心理疾病、心身疾病、失眠...

刘夫良 主治医师

苯丙胺类(麻古、冰毒)兴奋剂、氯胺酮类(K粉)致幻剂等作用于人体后的短期和长期毒性作...

谌红献特聘教授

重性精神障碍及神经症、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的诊治。...

黄麦芳主治医师/门诊主任

海洛因依赖综合征治疗、阿片类物质(海洛因)、氯胺酮、苯丙胺类物质急性中毒的抢救、治...

全立新心理科主任

吸毒相关的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疗,家庭治疗及诊治各种精神疾病。心理治疗5000余成瘾人员,协...

刘铁桥康达顾问

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...

戒断
冰毒
戒断
麻古
戒断
K粉
戒海
洛因
X